一、環保手續問題
1、建設單位未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包含環境影響登記表類的項目未進行登記備案、應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或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建設項目未編制相應的環評文件、實際建設的項目與環評文件及審批要求相比發生重大變動未重新報批環評文件等。
2、建設單位已經編制或委托第三方單位編制了環境影響報告表或環境影響報告書,但未向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報批。
3、環評文件為報告表或報告書的項目,項目建成后未經環?!叭瑫r”驗收或驗收不合格就投入正式投產。
4、產品生產工藝流程、污染處理設施或措施與環評相比發生變更,導致固體廢物或危險廢物產生種類和數量發生變化,未做變動影響分析,或經變動影響分析認定為重大變動的,卻未重新報批環評。
5、項目雖然經過環?!叭瑫r”驗收,但(1)驗收程序存在重大瑕疵,包括但不限于未向公眾公開項目竣工日期和調試起止日期、未向公眾公開驗收報告等;(2)驗收質量存在問題,包含但不限于存在一票否決情形卻通過驗收、驗收執行污染物排放標準錯誤、監測因子及監測頻次不符合《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指南污染影響類》要求、未監測污染治理設施的處理效率、未對環境敏感目標的環境質量進行監測、未對環評要求實行總量控制的污染物進行排放總量測算等。
6、納入排污許可管理的建設項目,無證排污或者不按證排污的。
7、持有排污許可證的建設單位,未按排污許可證的要求開展自行監測和記錄臺賬上報工作。
8、產生危險廢物的建設單位未向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申報危險廢物的種類、產生量、流向、貯存、處置等有關資料。
9、產生危險廢物的建設單位未向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申報危險廢物管理計劃。
10、收集、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經營單位沒有取得《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從事相關經營活動。
11、生產、銷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的單位沒有《輻射安全許可證》從事相關經營活動。
12、應編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建設單位沒有編制應急預案,或雖編制了應急預案沒有進行評審,或應急預案沒有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進行備案。
13、建設單位將污水接入管網送污水處理單位進行集中處理的,沒有取得《排水許可證》。
14、建設單位在河流、湖泊、海洋設置排污口的,未取得排污口審批手續。
15、污染防治設施沒有進行安全風險評價。
16、一般固廢、危險廢物貯存場所沒有規劃、消防或安全相關手續。
二、生產設施問題1、項目的生產原料、工藝流程或產品與環評不一致。
2、項目的主要生產設備和型號與環評不一致。
3、項目的生產布局與環評不一致。
4、使用國家規定淘汰的設備、工藝或技術進行生產。
5、現場管理混亂,物料露天堆放,設備存在跑冒滴漏現象。
6、未按要求對生產設施、治污設施安裝工況用電在線監控系統。
7、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因故障停運,未按時向當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報告,未進行手工補測。
1、未建立環保工作責任制,未建立相關環保管理制度,無專人及相應的組織機構負責環保工作。
2、無治理設施運行臺賬,或治理設施運行臺賬不規范。未建立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管理臺賬,或管理臺賬不規范,未能如實反映企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產生量、貯存量、轉移量及去向等信息。
3、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管理臺賬與現場不一致,賬物不符。
4、危險廢物貯存超過一年,未向當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進行備案。
5、使用含VOCs的生產原料,如涂料、膠粘劑、清洗劑、油墨等,沒有VOCs質量占比的證明文件。
6、未按要求進行VOCs清潔原料替代。未按排污許可證的要求,開展自行監測工作。
7、緊急情況下,啟用污染治理設施的旁路,未向當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報告。
8、應制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未編制預案并向生態環境部門備案,未按時組織應急預案演練。
9、存在安全風險隱患,未進行安全風險評價。應進行強制清潔生產審核的企業,未按當地工信部門、生態環境部門的要求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工作。
10、重點排污單位未向公眾公開排污情況。
(未完待續……)
熱品推薦
Hot product